45年,日本战败后,军队被遣送回国,但是很多日本平民尤其是女人和孩子都来不及转移,都被滞留在了中国,这一问题在中国东三省尤其明显。
而且日本官方对滞留在东北的这些人不管不顾,导致部分人不愿意回到日本,许多的日本女人选择嫁给了中国人,由于这些妇女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许多的中国人选择接纳了这些人,而且这些日本女人嫁给中国人的标准是要是忠厚老实就行,后来中国遣返战俘回国,由于这些人都在这里有了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许多人不愿意回国,有的人之死都没有回到过日本。
苏联军队将关东军战俘押送到西伯利亚之后,也没有管这些妇女和孩子的去向。这些人全都被留在东北三省。
当时天气严寒,经常是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屋子里面,而且还没有食物,很多人最后就被饿死和冻死了。虽然中国老百姓饱受日本人残害,但是还是对这些日本妇孺们伸出了援手。
当时有不少中国人民收留了日本孩子,而留下的日本妇女则选择嫁给了当地的中国男人。据统计,在东北光复后的两个月当中,嫁给中国男人的日本妇女最起码有11万人。
展开剩余67%后来日本派出船只来运送这些日本人回国的时候,很多人则选择留在中国不回去了,因为她们已经习惯了中国的生活方式,而且认为留在中国会有更好的生活。可是回到日本之后,她们一定会被社会所歧视和抛弃。
多说一句啊,其实日本女人嫁给中国人很多啊,比如大英雄郑成功他妈妈就是日本人。还有溥仪的弟弟溥杰的老婆也是日本人啊,还有鲁迅的两个弟弟娶得都是日本女性。特别是这个嵯峨浩,也就是溥杰的老婆。
嵯峨浩
她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有照片为证的最美丽的民国女性,是侯爵嵯峨实胜的长女,从小受过好的教育,毕业于女子学习院高等科。一开始她也不乐意,日本后来公开了嵯峨浩在与溥杰婚前的21封与友人的书信。其中的3封书信嵯峨浩谈到了即将结婚的对象溥杰。嵯峨浩在书信中说,“原本我想着一死了之,但为了国家却不得不结婚”“多么希望能够是一个平凡的婚姻”“为了国家我已做好一些思想准备”,三封书信显示了嵯峨浩从对婚姻的疑虑不安到最终“觉悟”的心理历程。
嵯峨浩1937年在日本关东军的主导下与爱新觉罗·溥杰结婚,正好是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的一年,嵯峨浩也被日本国内笑称末代皇妃。但是没想到两个人婚后很幸福,还生了两个女儿。
二战日军战败后,溥杰被关押在战犯所接受教育,嵯峨浩则辗转回到日本。1961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嵯峨浩重返中国,到达广州与离别16年的丈夫团聚,并在中国定居。同年,嵯峨浩加入中国国籍。日本还特意为这位女性拍摄了《流转的王妃》电视,由常盘贵子主演。
我只能这么评论日本女人嫁给中国男人这件事,大部分都是不情愿开始的,但是结果都不错。
最后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他们没有像朝鲜族、俄罗斯族这些外来民族一样,成为一个叫大和的少数民族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原因,第一个是这些日本人有部分并不心甘情愿的留在中国,他们对日本怀有很高的期望,这种天皇的思想影响深重。
所以,在战争结束之后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接走了很多滞留在中国的日本人,一部分不喜欢日本或者说爱上中国的遗孤自愿留在了中国。当然这些留下的日本人依然没有形成大和民族,这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就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了很严重的民族情绪问题,对于一个屠杀无数中国人的国家,中国怎么可能同意这样的民族存在,不仅仅政府不会同意,广大的人民也不会同意,还有就是,对于一个民族的形成它不仅仅是客观的还要有相应的文化交流,就像朝鲜族虽然他们的主体在朝鲜,但是在和中国人交流的同时,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另一种文化,而日本的遗孤别没有这么长时间的融合,所以不能形成一个民族。
发布于:天津市